2008年12月30日火曜日

寅さん的媽打:お菊(二)

16歲開始離家出走的寅さん,應該也有想過尋訪母親,不過要到二十多年後,電影第2作的劇情裡,寅さん才打聽到お菊的下落。寅さん在京都猶豫不決,沒有勇氣去和母親相認,直至遇見恩師散步先生,寅さん被曉以大義,才在恩師的女兒坪內夏子半推半就之下去見お菊。お菊起初見這位又寒酸又不知所措的客人帶女友來開房,背地裡有點鄙視的眼光,及至知道他是自己兒子,又懷疑是為錢而來,寅さん當然十分失望和後悔。以お菊打滾了大半生的經歷,待人的態度難免會變得勢利和尖酸刻薄,不過這樣對待自己拋棄了將近40年的親兒子又的確有點過份。但在第2作的片末,我們見到他們兩母子一起走在京都的街道上,寅さん輕佻頑皮,在母親旁蹦蹦跳跳,竟構成一幅「慈母多敗兒」的景像,又似乎已經冰釋前嫌。其後兩人之間亦有保持通訊。不過寅さん一直不務正業,又未能成家立室,對お菊來說始終是一件憾事。

在電影第7作裡面,當お菊收到寅さん通知即將結婚的明信片時,以為兒子終於有所長進,感到欣慰。惟因酒店事務纒身,拖延了一年才重返東京,專誠到訪柴又,充滿期望以為可以與兒子媳婦見面,一聚天倫。怎知親耳聽到的,郤是不肖子的失戀血淚史,三番四次地自作多情,連對有夫之婦也控制不了自己。加上寅さん那種種幼稚、反叛、無聊、無厘頭、惹人憎厭、腦袋不正常的頑劣表現,お菊不得不相信自京都重逢後的兩年以來,這個兒子實在一點改進都沒有,深感失望和無奈。第7集「奮鬪篇」之後,這個人物再沒有出塲了。お菊和寅さん這對似冤家多過母子的人物,每次踫面都出現針鋒相對、讓人啼笑皆非但又印像深刻的衝突塲面,在往後的四十多集中絶跡,實在有點可惜。

飾演お菊的ミヤコ蝶々,其實是大有來頭之演藝界人物,絶非一般泛泛之輩。本名日向鈴子,1920年生於東京日本橋,但因雙親離異而隨父親在神戶長大,以関西人自居。既是一名女優,一生活躍於映画、電視和舞台,更特別的,她是一位近代甚具代表性的漫才師。「漫才」是日本関西地方盛行的一種以二人組合進行的表演,以說話形式表逹滑稽、惹笑和精妙的內容,近似我們所謂的Talk Show、「相聲」或「棟篤笑」,在日本有悠久歷史,最早源自平安時代一種叫做「萬歳」的傳統藝能。其後流傳地方廣泛,表現形式和手法也變得多樣化。但始終以関西圈的漫才地位最崇高,特別有「上方漫才」的美譽。ミヤコ蝶々初出道便從事漫才師的演出,第一任丈夫也是漫才師,離婚後和她的第二任丈夫(也是她的弟子)南都雄二結成夫婦漫才組合,大受歡迎。他們的代表作「夫婦善哉」,由電台的人氣番組變成電視的人氣番組,在関西的廣播界播出歷時二十多年。她的自傳亦曾被拍成電影和電視劇,而她本人親手將自傳改編成舞台劇,在大阪道頓堀定期公演了21年。一生都永不言休地獻身演藝事業,直到2000年因慢性腎病去世。她在大阪府箕面市的故居已改名為蝶々記念館,供影迷和支持者憑弔。


(寅さん突然出現,自稱是她的親生兒子,お菊訝異的表情)


(40年後重遊舊地,滿腔熱切期待,以為可以與兒媳一聚天倫的お菊)


(......)

0 件のコメント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