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4月18日土曜日

男はつらいよ 柴又慕情(三)

吉永小百合飾演的高見歌子,在影片中是與從事寫作的父親同住,肩負起照顧老父的孝順女責任。這情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另一電影巨匠小津安二郎(1903-1963)來。小津導演的電影,有幾部都是以「女兒已屆適婚年齡,父母希望女兒早日找到歸宿,但做女兒的因為擔心父母需要照顧而遲遲不肯出嫁」這種矛盾關係作為主線。和50年代小津導演所塑造的「親慈女孝」形像不同,70年代的山田洋次郤在這種父女關係上加入了一些「不是那麼單純」的元素。首先,高見歌子是一個不快樂的人,雖然在人前不形於色,但內裡郤是鬱結重重,寅さん亦察覺到這一點,所以才起了憐惜之意。她記憶中最歡樂的時光,是年幼時與父母一起在遊樂場的情景,之後幾乎無以為繼,直到在金沢踫到寅さん。歌子的父親高見修吉(宮口精二飾演)是一位小說作家,妻子離開後也變得沈默寡言,只專注於寫作,對女兒的事疏於關注和了解,所以歌子的家總是淒冷孤寂。修吉也不打理家務,起居室內一片凌亂,是造成歌子認為父親需要她去照顧的原因之一。最大的問題是歌子其實已經有想付託終生的對象,是一位認識了五年,在愛知県從事陶藝製作的青年,可惜這位對象得不到老父的認同。雖然修吉的態度是「你想結婚就去吧,我不管!」,但要遠離老父,又於心不忍。歌子的內心,就一直是陷於這些矛盾的爭扎中。能夠解開她心結、鼓勵她主動掌握自己的幸褔的人,就在寅屋,不過,並不是寅さん!

焦慮地苦等歌子的寅さん又心胸狹窄,被家人無心的戲言傷了弱小心靈。正當放棄守候,臨再度出門之際,歌子又來到寅屋,不過,今次是離家出走:對老父的沉黙和冷漠,表示抗議。歌子暫時留在寅屋,寅さん以為可以朝夕相對,當然喜出望外。為幫助歌子解決心中煩惱,博和さくら兩夫婦邀請歌子到家中吃飯,孩子氣的寅さん沒有被邀,一臉不悅。家人解釋歌子要向さくら諮詢感情疑難,他不方便在場,寅さん心中湧現了一個美麗的誤會,立即一百八十度變臉。

歌子面對的煩惱,其實只有諏訪博才最有資格為她開解。博的父親諏訪飈一郎去年喪妻之後,也是一個人獨立生活,所以博很有信心,就算歌子不在父親身邊,高見老先生也能夠適應轉變,照顧自己。縱使歌子繼續犧牲下去,也不會讓情況得到改善。至於應否豁出去,為自己的人生尋找和掌握幸褔,諏訪博的個人經歷更是活生生的好例子,藉得歌子去借鏡。在「男人之苦」第1作中,諏訪博就是因為寅さん的反對,更加激發起他向さくら表白的意志,最終贏得美人歸,並建立這個幸褔温暖的小家庭。原來,我們的寅さん是如此「曲線」地成全了歌子的幸褔,並一早就埋下了他今次失戀的種子!在博與さくら的開解下,歌子下了決心,明天就起程去愛知県,與志同道合的戀人開創新生活。

充當護花使者的寅さん來接歌子返寅屋,對她的決定當然還是慒然不知。若當日無緣和寅さん相偶,歌子可能仍然無法從困擾多時的苦惱中解脫出來,所以對寅さん心存感激。在返回寅屋途中,歌子衷心地表逹謝意,興奮與熱淚交織著地向寅さん傾訴自己的決定,寅さん本來熾熱的心情一直往下沉,但又要強作替對方高興來掩飾自己的淒酸和失望。吉永小百合和渥美清兩位的精湛演出,細膩地演繹了這動人心弦的一幕。夜空閃過幾顆流星,恰好讓她為展開人生新階段來許願,但在他來說郤徒添了對這段緣份「轉瞬即逝」的感慨和唏噓。

影片結束前,導演讓我們看到歌子和丈夫兩口子在窯前抵受高温製作陶瓷,辛苦但又快樂的情景。可惜好境不常............,留待「男人之苦」第13作中,再作分解。



(歌子的笑臉)


(歌子的愁容)


(歌子的鬼臉)


(歌子開始向寅さん剖白自己的決定,亦是寅さん另一次失戀的開始)


(歌子的淘氣)

0 件のコメント: